
可惜路程太远、时间太赶、钱包太扁?没关系,就让杨相象和王立元两位瑞丽知名青年玉雕师为大家做导游,一起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去揭开翡翠公盘的神秘面纱,领略异国缅甸的美丽风情。
初到缅甸,飞机盘旋在半空,低头望去,平整广阔的土地上有着车水马龙的城市,也有保存完整的缅甸王城,尘土飞扬的城市与独特的异域风情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透出一股东方文化的亲切感。这就是曼德勒(Mandalay)。
两者的完美结合,让同样的阳光照耀出她独特别样的风情,让同样的落日晖映出那千座塔群的震撼与魅力。
曼德勒山


稍作休整,我们决定去当地最著名的曼德勒珠宝街,和“老缅”打打交道。行业内我们管缅甸的珠宝生意人叫“老缅”,这个简单易懂的名字也可以算作缅甸珠宝商人的代名词。来到珠宝街,却发现这里和以往我们了解的不同,甚至有几大奇怪的现象。


第二怪,顾客不动“老缅”来卖。珠宝街有一个大家都遵守的习惯,那就是顾客固定在一个位置,卖翡翠珠宝的商人们会挨个来到你身边,把手里的珠宝展示给你看。所以,你会看到很多顾客往小凳上一坐,就开始安心仔细地挑选珠宝。

第三怪,珠宝街上摆摊卖。珠宝街并不是想象中珠光宝气、设施豪华的样子,相反,这里的设施十分简陋,说白了只有简易的几个遮阳棚,价值不菲的翡翠珠宝都清一色放在一块铺着布的地上。但琳琅满目的饰品和种、水、色各异的翡翠足以吸引你在这从开市逛到闭市。如果你找到中意的宝贝时,可要好好盘算怎么和“老缅”做买卖。
这里的“老缅”有很多会漫天要价,常到珠宝街买翡翠的顾客也清楚这一套路,杀价也毫不留情。所以下面的对话也就很常见。
“老板,这块石头什么价?”
“100万(缅币)。”
“太贵了,8000(缅币)。”
“好,卖给你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翡翠都这么容易讲下价来,杨相象就看上了一对种、水、色都不错的翡翠戒面,商家叫价一亿缅币(约合人民币四十七万),经过几个回合的还价,尽管周围人都说商家价叫得高了,可惜商家一分不少,仍然没能收入囊中。不过好在后来还是淘到了三块种水色都不错的翡翠原石。
大家去逛珠宝街时,还要记得提前学几句常用的缅语,这样和老缅交流起来不会太费力。
缅甸翡翠公盘犹如翡翠商们的“擂台赛”,动辄千万上亿的翡翠原石拍卖,成为一种财力、眼力和胆识的大比拼,更是对心态的巨大考验。


尽管如此,来公盘的商人们丝毫没有受到原石数量变少的影响,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擦亮眼睛挑选自己心仪的翡翠原石,不要空手而归。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翡翠公盘的商家,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翡翠公盘的竞拍规则,因为我们也不太有经验,就请教了当地经验十足的竞拍高手。
翡翠公盘的竞拍分为明标和暗标两种,虽然都是公盘竞拍,但两者的竞拍方式却天差地别。
明标,顾名思义看得见的现场竞拍。竞买人全部集中在交易大厅,由公盘的工作人员依次公布竞买物的编号,每公布一个,竞买人就现场进行轮番投标,出价最高者拍中。

缅甸公盘掠影
每次公盘的翡翠玉石毛料,在标的物竞拍数量上也会略有不同,一般暗标物占总数的4/5左右,明标物则仅占1/5。
这届公盘经过竞标后,毫无疑问出现了俗称的“标王”和新晋“网红料”!

逛了一上午的公盘,我们选择在里面的米线馆就餐。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投标者都挤在一个小摊子上,殊不知我们身边有多少亿万富翁也正和我们一起吃着便宜的缅甸美食呢……这也是缅甸公盘的一大趣味,我们不知道彼此是谁,但或许都为了一块石头而来。
除了公盘和珠宝,这个国家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同样不容错过。烟云佛塔中庄严肃穆的佛像、乌本情人桥边双双携手漫步的恋人、蒲甘古城天边缤纷梦幻的热气球……无一不让我们难以忘怀。

情人桥建于1851年,长达1200米,全桥分482段,共有1086根桥柱,历经百年而不朽。最重要的是,当初建桥的木材全部来自拆迁的阿瓦王宫。桥头、桥中和桥尾分别有6座亭子,这体现了佛教的“六和精神”。
蒲甘,旧时蒲甘王朝遗址,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作为佛塔之都,400多万的塔庙,数量惊人,随处可见,也被称作“万塔之城”。尽管佛塔数量庞大,却没有一座完全相同。
傍晚时分,我们赤脚走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回想起这次旅程的点点滴滴。我们在公盘上感受人与物的心灵对话,也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好奇以及对“惊喜”的期待而探求真知。四周金光闪闪的建筑,光影斑驳的古木,是悠悠思古的情趣,“惊喜”或是“惊讶”都是自己对未知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