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翡翠的价值分别由种、水、色、工来决定,俗话说“内行看钟,外行看色”,有个那么一个铁则:赌石先赌种!种好的翡翠才是好翡翠。因此,种是最最关键的,是赌石的基础所在。
那么大家对种的了解有多少呢?如何去区分呢?有何区别呢?
关于“种”的划分,实践证明,无需对翡翠的“种”进行详细分类,其实也很难细分。因为翡翠种质的好与差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量化标准,只要将老种与嫩种区分开来就可以了,而种的具体好坏则可通过其形象名称来反映。通常是将种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分为老种、中老种和嫩种三类,每一类还可分列出若干个“种”
种可以用“冰、糯、豆”三个字来概括。“冰种”“糯种”“豆种”是翡翠的基础“种”,分别是老、中、嫩三个种质类型的典型代表,通过这三个种就可以延伸出其它更多的种。
从岩石学角度出发,翡翠的种质类型可以通过其结构特征来界定和区分。翡翠因受定向压力强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构特征,不同的结构则可反映不同的种质。例如:
1.老种(冰种、玻璃种等)翡翠为超糜棱结构,其基质(粒径一0,05““的硬玉)含量可高达%,至少在50%以上,碎斑粒径<1““,两者呈过渡关系
2.中等种(糯种等)翡翠的糜棱岩化较弱,为初糜棱结构。基质含量一般为1.0mm或20%一5%,碎斑硬玉粒径为0.15·>1.5mm。
3.嫩种(豆种等)翡翠不出现糜棱结构,主要为拔丝结构、扭折带、机械双晶等变形结构。硬玉粒径一般为0.2、1.0mm,部分>2mm。
可以说,冰种、糯种、豆种涵盖了翡翠种质的全部内涵。因此,初学者只要记住了“冰、糯、豆”这三个最基本的种,就可以举一反三,衍生出许多过渡型的种。
前已述,不管是色还是地子,都存在一个种的问题。只是大多数翡翠的地子所占部位较多,体量也较大,而翡翠的色量一般较少。因此,凡是说到种,一般多是针对地子而言的。
在实际经营中通常采用形象化的分类法,下面列举常见的“种”的分类名称,但不是全部。
翡翠的种份非常多,对于外行来说,比较困难的是翡翠的种份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词语比喻,像玻璃种、冰种、金丝种、油种、豆种、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种,又是地,其中的区别只能是意会和体味。其实这并没什么玄妙,因为老行家多没什么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样板比喻,但对于买家来说这种分法实无必要也不科学,我比较提倡根据结晶颗粒由细到粗,简单地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油种、豆种、花青种、白地青种、干白种等几类。
1、龙石种
极品龙石种料子,是整块翡翠当中最好的一部分,所以称为龙石种。龙石种是翡翠中的顶级种类,无棉纹、杂质,如丝绸般光滑细腻,极其温润,荧光四射。下面是啤酒瓶和龙石种翡翠,大家感受一下~
2、玻璃种
玻璃种翡翠,顾名思义是像玻璃一样透,品质非常细,结晶颗粒致密,是翡翠中的极品
3、冰种
冰种——指冰种翡翠,是肉质仅次于玻璃种翡翠的一种翡翠,其肉质特征、透明度、外观与冰箱里的冰块接近,属于半透明的翡翠。冰种翡翠的肉质半透明中带有一种冰质感,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
4、糯种类
糯,指的是翡翠的细腻度;种,指的是翡翠玉材料的质地。具体细分还可叫冰糯、糯等等!冰糯种是指比冰种略浑浊的种分,就像不通透,混入空气的冰一样。糯种的透明度更低一些,但很细腻,肉眼几乎看不到颗粒!糯种,就犹如碗慢火细熬的米粥,米粒全烂了,看不见颗粒!只剩下米汤。
5、豆种
豆种翡翠的名称十分形象:其大多呈短柱状,恰似一粒一粒的豆子排列在翡翠内部,仅凭肉眼就能够看出这些晶体的分界面。我们用肉眼可以见其颗粒状结构。
6、白底青
白底青:是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其特征是质地较细,往往是纤维结构,并且底色一般较白,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杂质,白底青种的绿色是较鲜艳的,因为底色较自更显绿白分明。
7、金丝种
金丝种指的是翡翠的颜色成一丝丝状分布,互相是平行排列的,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绿色是沿一定方向间断出现的,当然绿色的条带可粗可细。
8、乌鸡种
乌鸡种翡翠主要由单矿物硬玉组成,故可称为硬玉岩。矿物颗粒呈短柱状、粒状,岩石呈术状变晶结构,它的颜色与一种黑皮的鸡相似!
9、烟灰种
烟灰种给人感觉很脏的一种翡翠!一般质地粗!水短!干!仔细看看上面的手镯,是不是和下面的烟灰很像啊~~
10、油青种
油青为一种质地细腻、通透暗如油的翡翠,有点像陶瓷的青釉。
如果说种是对翡翠质地的综合评价分级的话,底则侧重指没有颜色部分的质地,行家也叫“底张”。底是在看原料时更多使用的。
“水”也称为“种水”。种是形容性的,水则是数量级的划分。老行家常将水分三级,所谓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现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简单分级不够,因此对于在拍卖公司购买翡翠的买家,我帮他们将翡翠的水头分为十级:玻璃种为9~10分水,冰种为7~8分水,糯种为6~7分水,细豆种为5~6分水,粗豆种为3~4分水,干白种为1~2分水。
现在市场上较常见的“铁龙生”,也叫“天龙生”,比干白种的水头还差,它的颜色很好,就是完全没有水分,厚度一般加工成0.1厘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纸一样薄。这些翡翠看起来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最后来谈下翡翠的色
为什么都叫翠友不叫翡友呢,相信喜欢翡翠的朋友们都是个好色之徒,然而相对翡翠来说·色料相对来说保值的空间会大些·
翡翠的色可以讲的很多啊,简直是没有头绪该怎么讲起,但是要是做了一下简单的归纳,其实也就是那样了!
颜色是评价翡翠的重要因素,不是重要,是相当重要!
把握这四点,足够了:正、浓、阳、均。
【一】正。所谓正,就是纯正,颜色单一。
【二】浓。颜色的轻和重。
【三】阳。颜色的鲜艳程度。
【四】均。就是均匀。
根据四字理论来看下图,是不是一目了然?
当然,不止是绿色,红翡、黄翡、紫罗兰、白色、蓝色、黑色等等都遵循这个规则!
说到色,我们不得不解决一个很多、很多、真的是很多的人问过的问题:
翡翠为什么是绿色的贵?
对呀,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天价翡翠不一定是绿色,一起来看看:
上面几种不是绿色的翡翠也是典藏的宝贝,玻璃种、水头好,色正、浓、艳,同样是贵到令人发指的东西。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呢?
这就像一个亚洲男人很难会喜欢一个非洲女人一样,有一种理由叫偏爱!我就是喜欢绿色翡翠,戴着就是好看;我就是喜欢绿色翡翠,戴着有种环保的感觉;我就是喜欢绿色翡翠,戴着感觉就是棒。
就这样大家的目光基本集中在了绿色上,再加上绿色翡翠本来就稀少,越发受到人们的追捧,满绿的翡翠也就更加傲娇,唉,总之,说多了都是贵。
很多人习惯把绿色分为四大类、16个小种类来细分翡翠的绿色,可是,那样真的是很累。
其实绿色翡翠分为这四类足够了:
1、正绿:纯正绿色。包括祖母绿、翠绿、苹果绿、黄秧绿。
2、黄绿:绿色中略带黄色。包括黄杨绿、葱芯绿、鹦哥绿、豆青绿等。
3、蓝绿:绿色中略带蓝色。包括蓝绿、菠菜绿、瓜皮绿、油青等。
4、墨绿:绿色中夹带灰黑色。包括墨绿、蛤蟆绿、灰绿、油绿等。
关于“色”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