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赌石:价值一亿元的翡翠原石,被藏20年后重见天日

翡翠赌石有着一定的历史,它在市场上延续至今,并且依然活跃,可见翡翠赌石的魅力所在。所谓翡翠赌石,严格上来说其实赌的是并不是翡翠,而是翡翠刚开采出来的样子,就被称之为翡翠原石。
而往往在翡翠界中,赌石是最为大家接受,也最为频繁的一种。因为赌石的刺激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很能吸引无数的人。因为翡翠原石在刚被开采出来的时候,有一层厚厚的风化皮壳覆盖在外面,而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是无法透视其内里究竟是否有翡翠的,只能搏一搏运气,运气好的切开赌石以后有可能切除价值千万的翡翠,运气差的则有可能切开后什么都没有。

也因此,玉石界中流传着这么几句话:“一刀穷一刀富”,“玉石无专家”,“神仙难断寸玉”。其中“一刀穷,一刀富”,这句话就是对翡翠赌石魅力最好的注解。玩赌石的人,自然都希望能切涨,也就是希望“切开见色”,可是如今翡翠资源慢慢的减少,赌石的质量也在慢慢下降,能切到上好的料子,非常的困难,再加上造假技术越来越猖獗,寻到上好的料子更是难上加难。
一些看似非常漂亮的原石,结果切开,成了一幅幅“鬼样子”(1)

(2)

(3)

不过说道这,我还想起了一个关于翡翠原石的“奇葩”事件······很多人千方百计要以次充好,但也有人明明手里攥着“国宝级”翡翠原石却不知,甚至还把它藏在床底、一藏就藏了20年的那件事情!不得大家是否还记得?
说起这块翡翠,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20多年前,刚刚富裕起来的杭州籍人士蒋老汉前往中缅边境旅游。喜欢走街串巷的蒋老汉在以为老农家中见到这块块稍微比枕头小一点的石头,老农告诉蒋老汉,这是原产自缅甸的翡翠原石,是籽料,十分名贵,一般他不拿出来给人把玩,在灯光的照射下泛发出的绿光非常吸引眼球。当年的蒋老汉已经是花甲之年,对翡翠珠宝也只是略知一二。再联想,旧时人家都以佩戴珠宝翡翠首饰为荣,跟着大户人家的想法总是没错的,所以他猜想这籽料必定是十分值钱的,于是就就询价,砍价,最后如愿把这块原石买了下来。凭这浙江人一股敢拼敢搏的性子和勇气,蒋老汉倾尽自家积攒数年的积蓄终于是把这块原石收下,以为这就可以当做是自家的传家之宝。他兴冲冲地背着这块翡翠原石,千里迢迢赶回家中。不曾想,老伴看着这块倾尽家财,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石头,十分的恼火,于是就闹了起来,最后蒋老汉只得蔫头耷脑地把这块石头深藏在床底下,一晃就是20多年。

直到2013年,蒋老汉的儿子蒋先生从旧宅寻得此石,立即在收藏界引起不小轰动。此时,蒋老汉已经是耄耋老人了。

后来由北大宝石鉴定中心和亚太珠宝收藏协会等机构共同发起的国宝原石品鉴会在北京举行,这块翡翠原石也成了这次品鉴会的主角,任教北大地质学院的老教授崔文元先生端详再三,称这块石料极其罕见,如经翡翠大师雕刻成器的话,其艺术与市场价值难以估量。

在品鉴会上,崔文元教授与吴国忠教授对这一国宝爱不释手。“老坑、籽料、冰种、满绿”这八个字是他们对这块原石的评价。

分享到:更多 ()
翡翠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